【信息老师手记】一体机磁盘管理手记:我用一款“空间显微镜”,告别清理垃圾的噩梦
当信息老师也已经有些年头了,最常也最怕别的老师在微信上私聊的一句话:“X老师,我们班一体机C盘漂红了,打不开ppt了,请求帮助。”
每次听到,我都知道,新一轮的“垃圾清理战争”又打响了。教室里那些“上了年纪”的一体机,就像是学生塞得满满当当的书包,运行起来吭哧吭哧。课间十分钟,我常常奋战在“磁盘清理”的进度条前,看着它慢悠悠地爬完,结果往往只清出几百MB,那种无力感,懂的都懂。
直到我遇到了它——WizTree。说真的,它彻底改变了我管理一体机的工作模式。
一、它是什么?一个“不讲武德”的速度怪物
WizTree是个磁盘分析工具,但它的工作方式,有点“作弊”。
以前用的工具,像个老实人,挨家挨户敲门问:“你家多大?”所以慢。而WizTree呢,它直接去物业公司调取了整个小区的“房产总册”(MFT主文件表)。谁家多大,有什么东西,册子上写得一清二楚。
结果就是:快,快得离谱。
以前扫C盘要喝杯茶等着,现在用它,我低头拿起水杯,还没送到嘴边,“叮”的一声,扫描完了。所有文件、文件夹的大小排名,一目了然。这种速度带来的效率提升,对我们这种需要争分夺秒处理故障的老师来说,简直是雪中送炭。
二、它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什么改变?
1. 从“盲人摸象”到“一目了然”
它的界面里有个“气泡图”功能,我管它叫“空间显微镜”。整个C盘的空间用各种颜色的方块显示,哪个文件或文件夹是“庞然大物”,一眼就能看出来。曾经有个电脑突然少了10个G,用传统工具找了半天,用WizTree一打开,最大的那个色块指向一个学生偷偷下载的压缩包,藏在系统深层目录里,三秒钟定位,一键删除。
2. 课间维护从“心理负担”变成“举手之劳”
现在我去教室,如果有学生说卡,我一边走过去一边用U盘启动WizTree(它还是绿色版,不用安装)。走到电脑前,扫描已经完成。手指几下点击,几个GB的临时文件和缓存垃圾就被清理出去,电脑顿时顺畅不少。这个过程,可能都不到一分钟。
3. 成了我的“教学小帮手”
有时我也会用它给高年级的学生讲讲“文件系统”和“磁盘管理”。把气泡图展示给他们看,告诉他们:“你们看,这个巨大的方块,可能就是你们不小心留下的视频项目源文件,平时觉得没什么,但它会悄悄吃掉你的空间。”这种视觉化的冲击,比干讲理论管用得多。
三、我是怎么用它的?(一点实用心得)
- 第一步:直奔“最大嫌疑犯”。扫描完,我首先会看排名最靠前的几个文件夹。
Windows\Temp
和用户目录下的AppData\Local\Temp
是绝对的“垃圾大户”,这里的文件基本可以放心删除。
注意:对于用了很久的老一体机来说,希沃白板这个软件的用户数据占用会很大多的有一二十个GB的数据,可以放心删除。
- 第二步:警惕“超大个体户”。看看文件列表里有没有单个体积异常巨大的文件,比如
.iso
、.zip
或者某些视频文件,这些往往是“元凶”。 - 第三步:谨慎是美德。对于不认识的文件夹或者文件名,我会先右键选择“在文件夹中显示”,看看路径,或者上网查一下再决定是否删除。这么多年,靠着这份谨慎,从未失手。
写在最后
我们这行,时间都被切成了碎片。能找到一个工具,把原本需要耐心等待的碎片时间,变成真正高效解决问题的时刻,就是一种幸福。
WizTree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个工具。它没有改变我要“清理垃圾”这件事,但它把这件事从一个恼人的负担,变成了一个轻松、甚至有点解压的过程。
如果你也在为机房电脑的磁盘空间发愁,真心推荐你试试它。希望你也能因此,多喝上一口温水,多一分从容在课堂上。
每一次不必要的等待,都是对教学热情的消磨。
如何获取:
关注公众号:「槽痞」,回复【211】即可获取本软件